如懿傳:侍寢天花板舒妃10年無子,背后真的有乾隆的算計嗎?
舒妃有多迷人?能讓乾隆翻牌子翻到爛。
《如懿傳》中有一個悲情女子,她有才情,有美貌,也有對皇帝深深的崇拜和愛。
雖然她開始是帶著任務來到皇帝身邊,但后來愛情讓她放棄了原則。
在最后得知皇帝竟然一直都對自己有防備,在兒子死后不久,就一把火把自己燒了個干凈。
她就是葉赫那拉·意歡。
歷史上意歡的原型是舒妃,事實上她是侍寢界的天花板,綠頭牌被翻掉漆。
那這位舒妃到底有啥樣的出身呢?
從她的姓氏「葉赫那拉」,就知道舒妃出身不簡單,可以說是頂級豪門。
單皇后就出了三個,分別是清朝的第一位皇后孟古哲哲,慈禧太后以及光緒帝的皇后隆裕太后。
由這一條就足以看出葉赫那拉家族的強大。
而舒妃正是出身名門世家,她的直系祖先是皇太極的舅舅,也就是葉赫部的末代首領金台石。
曾祖父是大清名臣納蘭明珠,祖母是鐵帽子王康親王家的郡主,阿瑪是當朝侍郎納蘭永壽,據說這個名字還是康熙親自給他取的。
不僅如此,當朝大學士傅恒還是舒妃的姐夫。
如此顯赫的地位,在大清朝可是不常見。
至于葉赫那拉氏為什麼會在大清朝時的地位如此尊崇,這主要是源于大清建朝之初就有的糾葛。
當初努爾哈赤統帥的建州女真部,和葉赫那拉部都是草原上數一數二的部族,后來建州部統一了草原,葉赫部就把孟古哲哲嫁了過來,成為努爾哈赤的第三任大妃。
雖然她早逝,但她的兒子皇太極卻是清朝的開國皇帝,也就是說清朝的血統,從皇太極這一代開始就有了一半葉赫那拉氏的血統,所以葉赫那拉家族才會鼎盛發展。
而舒妃出身葉赫那拉家族,她的起點本身就是很多嬪妃的終點了。
憑借這一優勢,舒妃13歲被選入宮后,直接封為貴人,六天之后,就被封為舒嬪,這也是很多嬪妃一輩子都混不上的頭銜。
乾隆后宮侍寢天花板「舒妃」!
舒妃具備了所有名門淑女的質量,容貌秀麗,舉止嫻雅,琴棋書畫無所不通,是個很有才情的女子,能和乾隆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理。
不僅如此,據說舒妃還有一個獨門秘籍,就是會按摩。
想一想,乾隆處理政事時,有美人在旁紅袖添香;
累了的時候,人家又貼心地去給按摩按摩,放松放松,這多愜意啊。也許是她的這種特質,與其他嬪妃有所不同,乾隆皇帝對她非常喜愛。
喜愛到什麼程度呢?舒妃的綠頭牌因為經常被翻,竟然都掉漆了。
所以隔一段時間,就要重新再做一次。
在諾大的后宮,有的嬪妃可能幾個月都得不到一次招幸,而舒妃的綠頭牌竟然能被翻掉漆,足以看出她的迷人之處。
不僅如此,進宮七年,也就是舒妃20歲那年,她就被晉為舒妃。要知道,在皇帝的后宮,都是母憑子貴,要想晉封要麼就是生育子女有功,要麼就是皇帝的寵愛。
而此時的舒妃卻不曾生育,那就只能是備受寵愛了。
而從皇帝給舒妃安排的寢殿,也能看出皇帝的偏愛。
她的居所是離養心殿最近的永壽宮,歷史上住在這個宮殿的妃子,要麼就是身份比較尊貴,
要麼就是很受寵愛,很明顯,舒妃屬于后者。
三年之后,舒妃終于生下了皇十子,但這個孩子體弱多病,不到三歲就死了。
乾隆把這個兒子葬在了端慧皇太子陵寢,這是富察皇后的兒子的埋骨之所。
而乾隆一生的最愛就是富察皇后,由此可見舒妃在他心中也是不同的。
那既然舒妃頻頻被翻牌子,皇帝又這麼寵她,為什麼在她入宮十年才有身孕,難道真的是像電視劇中演的那樣,是乾隆出于對葉赫那拉家族的忌憚,所以才不讓她懷上孩子嗎?
舒妃10年沒有生子的背后,真的有乾隆的算計嗎?
其實電視劇之所以這樣演,也是有據可循的。
因為帝王都擅長制衡之術,絕不可能坐視一個家族的強大,而威脅到皇權。而此時的葉赫那拉家族在朝中的影響力不小,如果再讓舒妃生下孩子,那就更擴大了葉赫家的權勢,這不是皇帝愿意看到的。
當然,這也和那個古老的「葉赫那拉詛咒」有一定的關系。
當時,葉赫部的首領布揚古在和努爾哈赤的最后一戰中戰敗,
他曾發下毒誓:就算我葉赫那拉只剩一個女子,也要滅亡愛新覺羅。
雖說,這可能就是布揚古最后的憤懣之言。
但帝王對這種事情向來就是寧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無的,所以不讓葉赫家的女子生下孩子,這也許是比較保險的一種方式。
當然這個詛咒最后倒也成真了,大清朝就是亡在慈禧太后和裕隆太后這兩個葉赫家的女人手中,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命中注定。
但舒妃遲遲沒有懷上子嗣,很有可能和這有關系。
不過,也有另一種比較正常的推理,就是舒妃真的是身體不是很好,不屬于易孕體質。
十阿哥出生就身體不好,容易生病,這極有可能就是因為母親身體不好,才讓孩子體質差。
而且舒妃死的時候才四十九歲,年齡也不算大,這也側面說明舒妃身體確實不是很好,
那這種說法就比較靠譜了。
那舒妃真的是像電視中那樣,對乾隆失望透頂之后,放火自焚而死的嗎?
當然不是,其實舒妃是自然死亡。她原來身體就不是很好,再加上皇十子的早夭,對她打擊很大。
自此之后,舒妃就沒能再生下一兒半女。
在后宮中,隨時都有年輕美貌的新人進來。
此時的舒妃人老珠黃,也沒有子女可以倚仗。
再加上其他嬪妃的迅速崛起,比如令妃就是在這個時期成為皇帝的新寵。
在這種境況下,舒妃就只能每日郁郁度日,情緒低落、消沉。可能也摻雜著一些對乾隆皇帝的怨懟吧,但后宮的生存法則就是如此,哪個帝王能真的只喜歡一個人呢?
在這種情緒狀態下,時間長了,身體狀態就更差了,所以在她四十九歲時,舒妃郁郁而終。
舒妃自入宮就受到了極致的寵愛,到最后卻落得兒子早夭,自己郁郁而終的下場。
如果富察皇后是乾隆的白月光,那這個有才情的女子,大概能稱得上是乾隆的朱砂痣吧。
只不過帝王的寵愛最是無情,寵你的時候可以為你摘下天上的月亮,而一旦不寵了,就棄之如敝履。
想想兒子死后的那些年,舒妃的英年早逝也算一種解脫吧。